浏览数量: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5-14 来源:本站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5月11日,丁家庄第二小学英语教研团队在录播教室进行了同课异构研修活动。辛晓卫副校长以及英语组的全体教师们参与了本次活动。
四年级倪海棠教师和沈爱玲教师就4BUnit6《Whose dress is this? 》的Story time 板块分别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两位教师基本功扎实,肢体语言丰富,教学思路清晰,让听课教师们领略到了英语课堂的魅力。倪老师提前让学生们带来自己的衣服,通过guessing game让学生猜测衣服的名字和主人,巧妙地处理了本课的新词和句型。此活动最大的亮点是通过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戏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沈老师整节课紧紧围绕主题语境party展开教学。首先,由Free talk 引入本课的主题语境:party。接着,由party前的准备渗透本课新词的学习:gloves, dress, trousers。然后,通过guessing game猜party物品的主人引入本课的句型:Whose... is this/are these ? It’s/They’re ...’s. 紧接着,通过一首朗朗上口的chant来巩固句型。在阅读中,由问题:What do they have at the party? 培养学生理解文本大意的能力,形成整体理解语篇的良好习惯。接着,又通过问题:Whose dress/ trousers/gloves is this/ are these at the party ? 并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呈现文本脉络,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语篇的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梳理复杂的语言信息,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阅读后,通过问题:What do they have after the party? 充分挖掘教材,从教材已有的文本中发现本课的后续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语言支架,有效输出语言。
课后,辛校长和英语组的全体教师对这节课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沈老师的课设计思路清晰,问题设计有梯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倪老师课欢快活泼,学生兴趣浓厚。更为重要的是,两位老师都体现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的理念,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了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同时,辛晓卫副校长和英语组的教师也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在表演环节,如果能发挥生生评价的作用,学生的参与度会更高!另外,教师应该多放手,多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才会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