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智行二小】精准解读,指向表达 ——晓庄小学与丁家庄第二小学语文联合教研活动侧记

浏览数量:3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1-19      来源:本站

DSC_3431.JPG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插上想象的翅膀便能在习作的世界中翱翔,因此习作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想象。统编版教材中的习作单元,不仅内容编选有密度、体系编排有层次,而且两者之间彼此呼应,相互关联。为进一步精准解读编者用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探究习作单元课文教学策略,搭建教师交流和探讨的平台,20201118日下午,丁家庄第二小学合班教室举办了晓庄小学和丁家庄第二小学语文联合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为“精准解读,指向表达——习作单元课文教学策略探究”。活动特邀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晓庄小学金立义校长亲临现场指导,丁家庄第二小学葛家金校长,辛晓卫副校长,林艳主任,晓庄小学语文教师及丁家庄第二小学全体语文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IMG_PITU_20201118_192949.jpg

第一节课由晓庄小学肖圆圆老师执教三年级习作单元课文《搭船的鸟》。课堂上肖老师循循善诱,重点对翠鸟的“外形描写”及“捕鱼的动作描写”片段精讲、练读,抓住翠鸟的“翠绿、一些蓝色、红色”等颜色感受翠鸟颜色鲜艳的特点,抓住翠鸟捕鱼时“冲、飞、衔、站吞”等动作体会翠鸟捕鱼敏捷的特点,学会仔细观察。接着让学生观看了小狗接飞盘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小狗的动作,进行课堂练笔,点评时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连笔,用“打星”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再次播放视频慢动作,仔细观察,在原有写作基础上添加动作,丰富观察场景。肖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在指导学生学方法、用方法。

IMG_PITU_20201118_192935.jpg

接着由丁家庄第二小学朱正梅老师执教四年级习作单元课文《麻雀》。课堂上她先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通过朗读感知老麻雀无畏的句子及猎狗前后变化的句子,以读入境,感悟写作方法,并通过仔细观察,学会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以此将场景写得生动、具体,并结合课堂练笔,练习、巩固已学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角度描写,将重点段落描写细腻。

在教学中两位老师都能以单元为视角,设置不同梯度的训练结构。习作片段练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有话可说,乐于表达。

A94DE09B2F278FD3A05915665D1272F8.jpg

两节课后,金特为大家做了细致点评与指导。他首先肯定、赞扬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及课堂驾驭能力,并从“功能定位”、“文本解读”、“教学策略”三个方面解读本次习作教学教研活动。对于习作单元教学,教师要正确把握本单元的课文、例文的功能定位,突出习作要素,表达学习方法,并提供范文,模仿写作。金特尤其强调“学就是模仿,习就是实践”,学生的习作就是从模仿开始的。其次,教师要努力成为文本解读的知音,学会解读文本结构,树立架构整体的意识,锻炼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并将整体感知做到位。解读习作要素如何落实在文本中,多角度思考并二次重组教材内容,真正落实“用教材教语文”。最后,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学策略。扣住重点段感知语文要素,掌握“三要”:文字理解要精准,方法提炼要巧妙,感情诵读要到位。在此基础上,利用迁移运用,落实语文要素。金特指出:练笔的内容要贴近生活,教师的评价要呵护童心。鼓励学生多写自己身边的故事,提倡教师点评时多给学生尊重、表扬、嘉奖,重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奔着语文要素细致点评。

IMG_PITU_20201118_193111.jpg

活动在辛晓卫校长的总结中落下帷幕,她提出:此次联合教研十分有意义,既能能帮助教师们精准解读教材,感知编者用意,也为我校《主题共享:提升学生写话能力的实践探究》市级课题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想法。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教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金特精彩绝伦的指导,为老师们指点迷津,指明方向,为习作单元课文怎么上拎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在不断的磨课、交流、研讨中,老师们定能找准功能定位精准解读文本,学会迁移运用,落实语文要素,探究一条习作教学新思路!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丁家庄第二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