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8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5-23 来源:本站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时光清浅,岁月如歌,唯研语芳华,沉香流年。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二年级语文教师立足市级规划课题——《主题共享:提升学生写话能力的实践研究》,于5月11日与5月13日开展了语文校本研修活动,葛家金校长、辛晓卫副校长及全体低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备课组长刘畅老师的安排下,本次二年级语文组的四位老师分工明确,分别执教二下第六单元的两首古诗。
第一课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日上午第一节课,由汪春燕老师在二(4)班执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读诗先入题,汪老师首先带领学生理解诗题,读好停顿,通过图片和视频的直观感受,引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抓住“无穷碧”、“别样红”,让学生先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引导学生体会荷叶的“碧”、荷花的“红”,想象荷叶一碧万顷的壮美景色,感受在阳光的映照下,荷花的明艳动人。随后整体出示全诗,进行有感情的男女生赛读,课堂气氛融洽。在写话部分,汪老师引导学生借助一些成语和句式,尝试写一段描写荷花的小段落,学生亦有所得。
13日上午第一节课,由刘畅老师在二(2)班执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刘老师在汪老师的基础上进行再修改,加入了写字教学板块,留够时间,把识字写字深入课堂。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古诗的部分,刘老师充分利用情境教学,通过图片的展示,体会诗人是多么喜爱这西湖六月的美景,再让学生带着体会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在写话部分,刘老师利用课后习题,出示图片,让学生带着理解先说诗句的意思,后写小练笔。
第二课时《绝句》
11日上午第二节课,由孙夏婷老师执教第二课时《绝句》。孙老师用本册书第一单元的两首同样是描写春季美景的古诗导入,让学生回忆旧知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初读古诗后,孙老师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图片识记、分类识记等,形式多样,基础知识教授得很扎实。在第三部分理解诗句大意时,孙老师让学生找出两句诗中描绘的色彩,抓住关键词,体会画面的绚丽多彩。最后孙老师紧扣课后习题,让学生练习写话。
13日上午第二节课,由熊洁老师在二(2)班执教《绝句》。熊老师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突破难点。在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句诗时,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熊老师便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诗人的观景角度,想象诗人临窗眺望的情景,从而理解意境。随后又联系已学过的《望庐山瀑布》,再体会诗中的夸张手法“千秋”与“万里”。最后,熊老师结合插图想象说话,进行写话训练。
评课指导
课后,辛晓卫副校长给四位老师的课做出指导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她指出:古诗的教学要做好“三读”,以“读”贯学,逐层深入。朗读是感受古诗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古诗词教学的第一法。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仔细品味,由浅入深,才能感受到古诗词的声韵之美。除此之外,低年级教学应该始终重视识字写字板块,要把基础知识教扎实,让学生掌握牢固,更要在课堂上留够时间让学生练习写字。最后,辛校指出:写话部分应当紧扣古诗的主题,在动笔之前给学生充分的练说时间。
青春五月,奋斗正当时;研修交流,众慧促成长。在一遍遍的磨课、上课、研讨的过程中,相信丁二小语文组教师们定会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一路修行,一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