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0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9-25 来源:本站
各位家长,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已一个月,家长每天一直忙于工作,又要忙于孩子学习,有些不知所措了。家长可以跟着我们一年级组老师,一起努力,让孩子尽早融入小学学习。今天我们来说说孩子写作业的问题,这是孩子进入小学阶段的家长必修课之一,请大朋友们试试我们的方法,和孩子一起学习,这样孩子和你也会觉得学习是件有意思、很轻松的事。
孩子当晚作业未写主要有几个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倾听能力不够。每天作业,老师会在班级统一布置,并说清要求。
2.家长不够重视,认识不准确。由于孩子较小,刚进入小学阶段,现在每晚作业都是老师发通知,家庭中必须要有一位家长每天陪着孩子完成学校作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且终身老师,孩子的学习、教育都需要家长的管教、惩戒、约束和引导。
3.孩子习惯不好,丢三落四。家长过于宠爱孩子,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导致他不会安排自己的相关事物,经常出现书本不见了,笔不见。
以上是常见的三个原因,每当孩子发生未完成作业现象,家长和孩子要先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然后再教育,这样有针对性地教育,会帮助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
如何陪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1.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也一定在做有关学习的事,而不是玩手机、玩电脑、打麻将、看电视、聊天等事情,你的这种身体力行的陪伴恰恰给孩子做了一个示范,孩子会照着你的样子去做。
2.家长学会关注孩子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一般孩子做作业时,不提倡家长打断或打扰孩子,但由于孩子较小,注意力时间较短,家长可以在旁边观察孩子有没有写着写着就玩了,有没有发呆等等情况,如出现,请及时提醒,帮助孩子延长注意力。
3.给孩子倾听和思辩的机会。家长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学习全包,一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能力,同时允许孩子说出自己不同的想法,说想法时必须要说明理由,而不是胡搅蛮缠。倾听和思辩能力对孩子一生受用。
4.不要害怕孩子吃苦、受挫折,不要纵容孩子的不良习惯。坏习惯的害处,家长们都清楚,但家长们总是心疼孩子,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可再想想,你能给孩子的一辈子都是最好的吗?他还是要自己奋斗的,只要是自己奋斗,就少不了吃苦,受挫折。纠正孩子不良习惯,是一个长期的事。家长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然后分步骤去督促。比如,现在的书写,总有孩子达不到要求,家长首先要带着孩子回忆,上课都是怎么说的,写时要注意什么,再看书上的例子,最后孩子才能动手写。而大多数家长都是先让孩子写,不行就擦,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多养成一种坏习惯----不去思考,盲目做事。
5.陪孩子检查。检查其实是一种自我反思的习惯,这个习惯对小学生来说,比较难,但可以通过一二年级的培养,让孩子逐步有这个意识。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检查。
6.良好的作业习惯,不仅仅是完成老师的作业,阅读和其他兴趣爱好对它也有所帮助。每天作业写完,陪孩子看一些书,孩子读,家长听;家长说,孩子复述,都是很好的方式,亲子关系也会融洽;如果孩子有艺体类的兴趣,练练琴、下下棋、做做操、唱唱歌、跳跳绳、跑跑步等都会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各位大朋友,孩子进入小学阶段,请你们把家长这个身份当成工作来做,这个职业不会现在立刻给你带来收益,但他会影响你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