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2-22 来源:本站
2月21日下午,丁家庄第二小学数学教研组在学校研讨室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交流活动。首先,由教导处林艳主任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林主任指出:“动手实践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浓厚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参与数学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思考、探索。”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展直观想象是我校数学组本学期的研修主题。
接着,周欢、陈芳芳两位教研组长结合研修主题对本学期的研修只能拍做了具体的安排,要求老师们结合主题适当安排好研修课,关注学生的课堂操作反馈,以动手实践促进学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养成。
最后,数学组老师分年级组进行了集体备课。
一年级组对第一单元进行了集体备课,本单元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经验直接口算的退位减法。难点是让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讨论出三点教法:1.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提倡算法多样化,其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潜能。3.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年级组讨论了学期教学计划、分析了学情,并着重备了第一、二单元的课。第一单元要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等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指导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正确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第二单元要通过对钟面的观察活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时间。联系用1时、1分、1秒的时间进行的各项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规范地读写时间,正确地根据时间画出钟面上的指针。
三年级备课组两位老师就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展开研讨。首先周欢老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其前后联系做了简单分析,并把这一单元的内容大体分两段安排。第一段是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第二段是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笔算方法以及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此外,这一单元还涉及“估算”,王守宝老师针对这一内容进行了重点分析,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习惯,掌握估算策略,并把估算思维延伸到课外。
四年级组对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进行了二次备课,针对每个课时进行易错点的分析交流。如:找出平移前后的对应点,平移的方向要标箭头,平移的距离可以用画弧线的方法表示;旋转中的顺(逆)时针要用带有箭头的弧线表示,可以用三角尺或给图形的顶点标字母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画旋转后的图形;对称轴的画法是点划线等等。这样可以让本年级组老师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本次活动为我校数学教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形成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学习,把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