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9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 2023-11-29 来源:本站
为提升对于大单元教学的理解程度,增强对应评价标准。2023年11月24日,音乐组全体老师开展了理论学习活动,共读共思《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问答与案例》,在团队的共学研讨中不断加深理解大单元教学的概念,交流碰撞出更多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
苏汝潇老师:在阅读中,我开始结合教学进行研究性反思。我愈发感受到真实情境建构对于学生知识迁移的积极作用。例如在二年级单元学习中,我将欣赏《摇篮曲》作为“穿针线”,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在旋律中构建“我当妈妈”“我当爸爸”的角色情境,以柔缓的体态律动做出怀抱、轻拍等动作,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摇篮曲”题材的特点,做好情绪体验的铺垫。由此,学生在歌曲学唱时能自然地将旋律线联想到“摇摇篮”的曲线,以知识联结的建立解决难点。最后在提升表演中,学生依旧能保持学习内力,在情境中持续实践,并有感情地表现妈妈对孩子的爱,升华情感。后面,我还要更加关注以形成性评价激励、引导学生参与真实情境的共同创设,让深度思维持续而有力地生发。
马静老师:阅读本书,我对大单元教学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单元教学既可以是自然单元,也可以是根据一定目标和主题、情境有机进行教材的重组单元。大单元教学重视知识的习得是通过实践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并能加以运用。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学习获得有音乐学科特色的综合表现能力,如感知能力、情感体验、实践能力、审美情趣、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在单元学习评价中,明确具体的大观念学习任务,围绕核心素养设计评价指标,清晰划分音乐学习任务完成等级,以多元评价的方式设计音乐评价量规,学生能直观地对学业质量达标做出自主反馈并及时调整,增强对艺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进一步促成过程性、阶段性的成长。
李奇玟老师:从学生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思维,书中在多个问题中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根本产生变化,阐述了大观念对现今“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的影响,并从学习任务、课堂反馈、评价量规等方面指导一线教师如何实现以大观念的思维培养学生素养。要更多结合学情,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考量学习目标定义、学习任务设计、学习评价量规等对学生产生的真实影响。
程烁老师: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大单元教学更为注重的是完善的教学结构体系建设,培养学生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懂得如何欣赏音乐作品,了解书本上概念知识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然后通过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出个人对于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中收获新知识,在活动中展现出个人的能力,深刻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所在。新课堂的建设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沉浸式的教学情境创设,有助于活跃音乐课堂,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空间,提高教学的质量。
高舒眉老师:通过本次共读,我对大单元有了更深的认识,传统课堂教学更加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大单元整体教学更加重视学习内容与生活情境的关联,以此促进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让无意义的事物变得生活鲜动。以《打麦号子》为例,导入部分可以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拔河”情境,使学生了解拔河是一项源自劳动的体育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劳动号子的情绪体验,并初步感受“一领众和”的表达方式。
以研促学,以讨促教。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相信音乐组老师们可以在新课标的引领下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更加充分、多元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