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课堂,实践是有效的教育工具

浏览数量:34     作者:葛紫云     发布时间: 2019-12-11      来源:本站


微信图片_201912101116566.jpg

微信图片_201912101116568.jpg

316524544504CE88E2487D9A4EF32F73.jpg

2019126-8日,在迈小教育集团陈胜校长的带领下一行6人,乘坐高铁前往徐州,参加2019年生活·实践教育年会”。此次校长培训活动,由西片教育共同体鲁照斌校长精心策划细心组织,有序,收获颇丰

第一天上午,我们参加了开幕式并聆听了6位专家、教授在“生活·教育”方面的高屋建瓴的解析。第一天下午,先由5位专家、教授讲授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报告,其中我们西片共同体的鲁照斌校长做了“知行合一视域下的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之后,有6家学校做了经验分享,西片共同体的“南京市丁家庄二小”的葛家金校长也做了交流分享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导周洪宇教授指出:生活即学习、生命即成长、生存即共进。深入浅出地详细解释了“六力”理论。使我们对生活·实践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人民政府督学、南师大兼职博导倪娟女士也就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前瞻性教改和重大项目做了汇报。指明现代学生应具有的必备品格个关键能力是:说话有底线(讲真话)做事有底线(守原则)做人有底线(存良知),其中认知能力是关键之关键。

一整天下来,近20场的微型讲座,真的是“生活·实践教育”的头脑风暴和饕餮盛宴聆听中,我们思考:文化是生活的产品,生活是文化的基底。学校文化的生动构建,源于对生活的深入洞察,对教育的深刻诠释。文化让生活具有灵魂,生活让文化充盈灵气。对教育的灵感源于对生活的热爱。生活让教育充满无限创意。教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生活实践的特点,不断增强教育创新的源动力。着力构建基于生活实践的课堂教学生态,从了解学生、组织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技术辅导及教学领导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

第二天,我们又参观了“徐州市解放路小学”,这是一所百年老校,内涵丰富,值得一看。早上,我们一行人坐车来到学校,解放路小学的几位领导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参观了校园,走进了班级,然后来到学校六楼的会议室,学校校长就“学校的课程建设”方面给我们做了汇报,大家时而深有同感,时而深受启迪。在互相的交流探讨中,时间接近中午,我们道了感谢,又乘坐大巴车离开了学校。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课堂,实践是有效的教育工具。把教育融入生活,以实践推动教育,使每一个孩子实现生命的自觉、树立生活的自信,达成生长的自主,是生活·实践教育的应有之义。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丁家庄第二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