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智行二小·教学】最是书香能致远,共话成长思与行 ——丁家庄第二小学承办南京市何伟名师工作室活动

浏览数量:2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 2023-12-15      来源:本站

旧岁将末,冬酿时光。2023年12月14日上午9点,南京市何伟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南京市丁家庄第二小学,共同参加工作室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的读书及工作室规划的会议活动。出席活动的有江苏省特级教师、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教研员、南京市何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何伟老师、南京市丁家庄第二小学校长李端龙、德育副校长马静以及工作室全体成员,本次活动由丁家庄第二小学苏汝潇老师主持

图片1.png 

活动伊始,苏汝潇老师介绍了活动内容和流程,并邀请南京市丁家庄第二小学李端龙校长发表致辞。李校长对何伟特级及工作室老师们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期待在名师的领航下,栖霞教育人继续砥砺前行。 

共读分享:求真务实新发现

活动的第一部分,由我校苏汝潇老师和南师附中丁家庄初级中学沈亚雯老师分享在为期44天的《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问答与案例》工作室共读活动中,完成审稿、发布等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阐述对大单元教学的理解。

苏老师以阅读走向实践为题,认为大单元教学理念扎根、浸润于日常教学中,成为一种师生的教学思维共育,让观念成为习惯。并用低年级教学片段,分享了大单元构建手段与学思通融的实践路径。 

沈老师在《国乐飘香》大单元重构实践过程中,提炼出大观念,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再运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角色转变,使碎片化的知识逐步转化为学生的素养。提高了师生自身的文化底蕴,还形成了提炼大观念的能力的闭环。

随后,工作室蔡瑞芳老师和雷贝迪老师就中学大单元音乐教学研讨,分享了经验:梳理教材、提炼整合学习内容及知识点的重要性,并兼顾学段衔接等课堂实践的落实。她们以《人民音乐家》课例为例,阐述了音乐内核与思政整合的方法,并以课程育人的共性为抓手,开展了跨学科学习。苏畅老师和金钰铭老师则结合小学音乐教研组共读新课标、教学专著,共研区域备课教案,总结了构建大单元备课、磨课、公开课中的经验以及提出了仍存在的教学疑问。

图片7.png 

高凌老师在江苏省第十届中学音乐课评比的大单元赛课中获得一等奖,她分享了赛课思路与经验。其中包括纵向与横向的整合、重构等策略,以及以大观念统摄下教学手段的应用。这些内容解答了许多关于大单元教学的疑惑。王锐老师在交流中强调了小学音乐教育需要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并指出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自身内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核心素养的积累与成长。 

在阅读中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并从日常教学实践中寻找答案,旧问题得以解答,新发现获得启迪。

共话愿景:音乐育人共同体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活动的第二阶段,由何伟老师主持,进行了名师工作室的年度回顾与未来发展规划。何老师首先对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所有老师与团队坚持不懈的付出表示感谢,因此栖霞音乐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更加令人欣慰的是,通过坚持行动,老师们在比赛和评比中展现出了明显的思维与能力成长。何老师呼吁工作室的老师们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推进基础教育音乐育人工作,努力建立音乐育人的共同体。

守正创新:教师成长思与行

最后,何老师从教师思行成长的视角,深入阐述了在音乐育人特色下,大观念教学作为实施的途径与手段,需要关注三点进阶。第一,通过在小学阶段积累音乐知识,实现量与质的进阶,进而促进中学阶段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和理解。第二,教师需要构建单元学习的思维支架,帮助学生反思学以致用的过程,实现学与用的进阶。第三,在守正“双基”、“三维”的基础上,创新构建大观念统领结构化教学,实现守与创的进阶。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自身的教学过程必须具备清晰的逻辑性。 

凯歌而行,山海之远不足为惧;乘势而上,日月之限无所畏惧。期待南京市何伟名师工作室的各位骨干老师能够坚定地扎根于音乐育人之路,以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影响力,带动并影响更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断推动创新与发展,为栖霞区的音乐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丁家庄第二小学版权所有